天辰测速从技术性衰退认识德国经济的优势
已有人阅读此文 - -本文将以“技术性衰退”作为引子,天辰测速探讨德国经济的优势所在,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德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是有益的。
德国是欧洲的出口超级明星
2021年德国GDP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位居世界第十九。2022年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万亿欧元,其中,出口额为15641亿欧元,进口额为14881亿欧元。德国出口前十大产品是车辆、机械、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电气设备、药品、运输设备、基本金属、食品、橡胶和塑料。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是美国、天辰测速中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
1999年7月《经济学人》把德国描述为“欧洲病夫”,即GDP增长率低、失业率高、出口活动停滞。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一直是欧洲的出口冠军。德国从“欧洲病夫”华丽转身为超级巨星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德国公司将生产网络扩展到东欧,从而降低了成本并赢得了全球市场份额;其次,德国公司重组为更分散、更少等级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公司出口市场份额。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为德国提供了机会。东欧拥有广大市场和丰富的熟练劳动力,这不仅为德国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还提供了一批熟练且廉价的工人,帮助德国应对了20世纪90年代面临的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当时与东欧相比,德国的人力资本匮乏。1998年,中欧和东欧16%的人拥有学位,而德国的这一比例为15%。
除了缺乏熟练劳动力,当时德国还面临人力资本存量增长急剧放缓的压力,同时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和东欧开放的两次冲击。而德国及时地抓住了机会,德国企业大举投资东欧,他们不仅将低技能制造业工作转移到东欧,还将价值链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部分研发工作外包出去。从1990年到2001年,德国在东欧子公司雇用学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是其母公司的三倍。
德国企业的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转移不仅解决了人力资本短缺,而且降低了德国企业的成本。德国向东欧新兴市场的离岸外包将德国母公司的生产率提高了20%以上,从而提高了德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中赢得了份额。投资是现实生产和研发转移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德国企业开始大力投资东欧。2004年至2006年,德国企业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份额增加到近30%。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也改变了德国企业组织方式。与东欧的贸易自由化促使德国企业引入了一种去中心化、等级制度较少的管理方式,他们将决策权从CEO下放给中层管理人员,以鼓励层级较低员工的主动性,这一转变对企业研发和引入新产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