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测速网址新冠疫情催化下的“互联网首诊”
已有人阅读此文 - -“互联网首诊”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自2022年12月开始,天辰测速网址天津、广东、四川等多个省份出台了关于“互联网首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医保支付的相关政策,其共同点是,多地均将“新冠病毒感染”互联网首次问诊纳入了基本医保报销。
不同的是,2月24日发布的《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互联网首诊”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中,尽管增加了“俯卧位通气治疗”“高流量吸氧”等项目,但该文件同时表示,该医保支付政策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山西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则在2月8日发布公告称,“从2月10日起,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停止互联网首诊”。
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天辰测速网址上述限制意味着“互联网首诊”或将只是针对新冠的一项临时性措施,其背后的定位和功能则需要因一步被完善。
“互联网首诊”是紧急策略
广东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廖新波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一直支持和鼓励推行“首诊制”,但这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践,但多年来进展得并不顺利,“事实上,此次新冠疫情推动了首诊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地。尤其是让大家认识到,关于传染病的预防、诊疗、康复,都应该由社区医院去完成。”
针对上述各地前期发布的措施,廖新波认为,经历疫情考验后,“互联网首诊”在新冠诊疗上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也打破了过去医生只能在实体医疗机构坐诊的旧框架、旧模式,而是可以进行线上咨询,“互联网医疗的初衷,是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以及医生的就诊行为;互联网首诊是一个突破口,以此达到令医疗资源更容易下沉、更容易获得的目的。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关键。”
但随着各地对“互联网首诊”政策逐步“收回”,廖新波说,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首诊”在当前只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特殊策略,和常态化互联网医疗的定位和功能并不吻合。
廖新波称,常态化互联网医疗的定位和功能,在于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传染病、慢病等的全流程诊疗;医保资金也应该支持此类诊疗活动,这可以节省大量的原来患者在无效住院、治疗上的花费。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首诊’才能有实现的可能。”廖新波说,互联网医疗实际上比想象中更安全、可靠,其每一项操作都是可追溯的,不同权限匹配不同的功能,也因此,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对‘互联网首诊’下的经销商、医疗机构进行约束。”廖新波说,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在对相关版本升级时“漫天要价”也会成为“互联网首诊”推进的阻碍,“一些公立医疗机构担心成本会不断上涨而选择维持原状。”
万达信息副总裁姜锋也告诉记者,“互联网首诊”的相关规定或属于偶发因素,也是一项临时性措施。这是由于,一方面,从覆盖范围上来看,一些慢病相关项目并没有纳入其中,且由于各地设施、授教水平的不同,俯卧位通气治疗、高流量吸氧等项目持续开展的可能性并不大。另一方面,从医疗质量管控上来看,“互联网首诊”的放开会带来处方造假、药物滥用、医疗纠纷等风险。
“尤其是一些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线上‘卖药’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除新冠疫情期间的抗病毒小分子口服药外,其他诸如精神类、抗生素类药物的管控也并不是很严格,审方、流程上还需要更加规范。”姜锋说。
互联网医疗更应发挥“复诊”作用
地方叫停“互联网首诊”,或反映出互联网医疗在实践中的诸多不足。
姜锋认为,当下,在“互联网首诊”中实践新冠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之外的内容并不合适。当务之急,是用好互联网医疗中的‘复诊’功能。
姜锋举例,新冠疫情期间,由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一键续方、配送到家等医疗服务,“由于一键续方的规定时限是线下处方开具后的6个月内。因此,作为该互联网医院的搭建方,我们将上海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得以联通,才顺利完成了这一功能。”
“目前,各医疗机构在其互联网医院的复诊人数、功能使用上的频次还远远不够。”姜锋说,下一步,应及时推动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复诊制”,包括进一步方便患者的术后随访(心脏搭桥、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药的)、后期康复。
那么,应该如何提升医生、患者在使用互联网工具上的积极性?
姜锋称,这与利益分配机制相关,“比如,线上咨询、复诊后,如果仍然按照线下医保价格来支付(10至20元之间)是不会有效果的。但如果允许互联网医院向市场化发展方向靠拢,提升大专家以特殊的价格来进行线上咨询、问诊,其积极性也会相应增加。”
除此之外,廖新波则认为,互联网医院还应该解决患者的“痛点”,比如,除电子医保卡支付、线上预约挂号等,还可以增加检验报告的线上解读功能,使患者真正受益。
廖新波建议,“互联网首诊”或可以从一些诊疗能力较薄弱的乡村医生开始尝试:患者将主诉提交给系统,系统经过智慧化辅助诊断后,再由乡村医生最终判断,这也有助于实现当地医疗水平均质化。
此外,中国信通院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华东)主任张宇鸣也对记者表示,在“互联网首诊”的后续实践上,个人电子病例、健康档案及医生、患者的身份鉴权等技术水平应进一步提升,“值得探索的是,在具有患者完整病例、既往病史资料的情况下,医生对资料进行复核,根据其情况来提前开具并预约检查单;这可以为医生进一步诊断做好‘医疗服务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