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测速黑非洲的童兵与莎士比亚:从诺贝尔文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得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很多人看作大冷门。就目前没有一部他的主要作品有中译本而言,的确可称冷门,不过黑非洲文学的高水准,虽然国内读者不太了解,很大程度上却是国际文学界公认的。
在我看来,天辰测速黑非洲文学主要有两个集群的作家,背景则分别是前英国和法国殖民地。古尔纳的祖国坦桑尼亚,以及两位伟大的黑非洲作家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和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的祖国尼日利亚,都曾是英国殖民地,自然都以英语创作。与之相对的,是一批法语黑非洲作家,比如曾屡获法语系文学大奖的科特迪瓦作家阿玛杜·库鲁马(Ahmadou Kourouma),被誉为黑非洲女性写作旗手的塞内加尔作家玛利亚玛·芭(Mariama Ba)等。
为什么被视为全世界最贫穷落后的黑非洲地区,文学传统如此深厚,成果如此丰富?我们可以尝试从几本黑非洲文学“小册子”中去一窥究竟。一本是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渥雷·索因卡的回忆录《在阿凯的童年时光》,一本是塞拉利昂童兵伊斯梅尔·比亚的回忆录《长路漫漫》。后者又让我想起另一本关于非洲童子军的书,也就是阿玛杜·库鲁马(已于2003年12月去世)的名作《人间的事,安拉也会出错》(其第一个中译名是更为直白的《血腥童子军》)——一部相当震撼的小说。
在库鲁马的小说里,黑非洲那兵荒马乱到极点的图像,在没有一架文明的摄像机对准它们之前,就被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世界越来越机械,人们似乎只能对直播的视觉冲击起巴甫洛夫式反应。事实却是,比起直播,文字的震撼力丝毫不差,何况库鲁马饱含家国之痛的笔触,其中所蕴含的深情和深思,是平面的摄像头永远不能给予的。小说主人公,10岁出头的小男孩比拉希玛失去了父母,在乡亲带领下,去寻找姨妈。在战火纷飞的利比里亚和塞拉里昂,比拉希玛一路走,天辰测速一路求生。为了填饱肚子,他参加了童子军,扛枪打仗,杀人越货,见惯了部落战争鲜血淋漓的场面,自己手上同样沾满鲜血。
书里比比皆是的折磨和屠杀场面是小说的虚构吗?库鲁马坚决地回答:不,我写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是库鲁马没有把它写成“报告文学”,他以大师手笔,把所有这些令人发指的东西,融入幽默反讽的文字里。他说:“我表现幽默,首先是逗我自己发笑,也是为了使我描写的那些惨事能够让人看下去。我给现实抹上一丝好笑的色彩,是为了让人接受它。幽默使人保持距离,直面杀人食肉的惨状。”
相比之下,《长路漫漫》要“纪实”得多,“血腥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阿凯的童年时光》虽然主要是对童年生活充满温情的回忆,但最后一部分也写到了一场奇特而混乱、近乎超现实的“妇女起义”。
[尼日利亚]渥雷·索因卡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这类书,大概很难畅销起来,因为那不是我们关心的地方,关心的人。那是“非洲”和“黑人”的事情。我们对南极洲的关注大概也要比非洲多得多,虽然那里有和中国、和“亚细亚”一样宽广的土地与为生存挣扎的人,虽然黄种人据说是几百万年前从黑非洲的一对“亚当夏娃”繁衍迁徙而来。
某种程度上,在一些人的潜意识当中,非洲似乎只应该以一种方式存在,那就是伴随着赵忠祥老师富有磁性的嗓音所展示的“动物世界”。辽阔的大地,连绵的沙漠,奔腾的大河,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没有人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那些非洲的童兵,真的离我们那么遥远吗?
《长路漫漫》里,伊斯梅尔·比亚看到他的上尉在残酷战斗的间隙,竟然在捧读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恺撒》,禁不住忆起往事:
“我7岁时,常到镇广场上去给大人朗诵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独白。每到周末,男人们聚在一起,商讨社区事务。他们坐在长木凳上,讨论结束时,就把我叫来背诵莎士比亚。我父亲大声咳几声,让其他人安静,好让我开始。他坐在前排,两臂交叉抱在胸前,脸上笑得开了花,几年也不会消退。我站在凳子上,手持长棍作剑。我背的第一篇就是《尤利乌斯·恺撒》……我总是背《麦克白》和《尤利乌斯·恺撒》里的台词,因为大人最喜欢……”
与他们相比,你读过几篇莎士比亚?你7岁时读过几篇莎士比亚?而伊斯梅尔·比亚只是动乱而贫困的西非小国塞拉利昂的一个农村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向父母背诵莎士比亚的时候,他们中有几个会像伊斯梅尔·比亚的矿工父亲那样兴奋得手舞足蹈?
正是在这片以背诵莎士比亚为乐的土地上,渥雷·索因卡顺理成章地成为“非洲的莎士比亚”,索因卡和古尔纳也先后代表黑非洲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这恐怕是很多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太情愿承认的事情。
顺便提一句,索因卡的戏剧代表作《死亡与国王的侍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引进出版,但是翻译相当糟糕。该译本是从繁体版直接引进的,里面所有提到尼日利亚的地方,都错写为阿尔及利亚,这两个“利亚”虽然都是非洲国家,但一个在西非,一个在北非,一个是正宗“黑非洲”,一个却以白种人为主……想来想去,再差的译者也不至于错成这样,后来总算想通了,问题不是出在译者身上,应该是出在引进版的责编身上。台译一般把尼日利亚(Nigeria)翻作“奈及利亚”,可是责编很负责任地要把台译都改成大陆通用译名,就想当然地改成阿尔及利亚了。另一个例子,书里在谈及约鲁巴族人的悲剧意识时,多次提到“幂界”,我一直疑惑不解,这是哪门子数学名词呢?后来终于发现,原来是chthonic realm,“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