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测速官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再上更高
已有人阅读此文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天辰测速官网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新起点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起步之年。”在4月9日召开的2021年上海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辰测速官网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已位居全球前列,金融改革开放成果瞩目,这也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即将跃入一个新台阶。
如何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出发?从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来看,一大波组合行动已上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绩斐然
上个月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中,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继续位列第三,与排名第二的伦敦之间的评分差距缩小至1分。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绩斐然。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交易量跃居世界前列。金融机构从单一到多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源配置从国内走向国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金融改革创新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勇担排头兵先行者战略使命。”吴清说,去年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为2274万亿元,已位居全球前列;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17.6万亿元,占全国直接融资总额88%左右。
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程合红表示,去年上海各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合计6075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融资总额1135亿元,居全国首位。同时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原油期货已跃居全球第三位。同时,上海现有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1245家,居全国首位。去年这三类机构经营业绩实现逆势增长,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77%和50%;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数量和管理资产的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上海一直是金融创新的排头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称,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上海申请了近10项创新政策试点,包括自贸区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自贸区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等。截至去年年末,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已实现银、证、保全覆盖。上海61家金融机构共开立自贸账户13万个,账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成。同时,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表示,上海也是税延养老保险、长护险等国家政策的首批试点城市。
而在新一轮的金融对外开放中,上海无疑也是桥头堡的角色。吴清说,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为1674家,其中外资机构占据三成,而全球排名前20位的资产管理公司,有17家都在上海设有实体机构。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银行理财公司、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外商独资人身险公司等一批标志性的机构纷纷落地上海,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黄金国际板等都预示着上海的资源配置已从国内走向国际。
组合行动全面推进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吴清表示,下一阶段上海金融工作要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做好金融服务;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努力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绿色金融枢纽;要持续推动开放创新,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要不断提升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等。
对于进一步深化上海的金融改革开放,上海各个金融监管机构均已规划了一系列组合动作。例如,加快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动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外资在沪设立独资或控股的证券、基金、保险、期货、消费金融机构等等,涉及到上海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各种组合动作中,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这一举措在几乎每个上海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的讲话中都被提到。
事实上,自从去年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之后,“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频频被业内所提及。在今年1月央行上海总部的2021年工作会议中,就把“支持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列为重点工作。4月6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将全力以赴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在“两会”期间,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委员、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建成的话,将会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大大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在金融开放创新的另一面,风险防范则是金融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会议指出,要制定本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私募P2P的风险化解,倡导银行业保险业的良性退出机制,督促一部分主业不清、战略不明,“混日子”的机构及早离开市场。同时,要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除了采取停止业务、行业通报在内的监管措施,还要加大双罚的实施力度,对违规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同时采取处罚措施,逐步实现“双罚是常态,单罚是个例”的良性机制。针对债券违约、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等重点风险领域,要做好风险联合监测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