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测速官网借力消费下沉,“五万亿”体育产
已有人阅读此文 - -正值“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天辰测速官网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规划》提出,建立现代养殖体系、完善马术运动体系,探索推广赛马运动等体育产业项目。
此前的9月17日,天辰测速官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在京召开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研讨会。会议透露,目前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按照编制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鲍明晓代表体育界发言。他提出,“十四五”期间的体育发展需要两个发展并重:一个是体育自身的发展;第二个是体育促进的发展。
消费下沉让“五万亿”照进现实
重新回到体育赛道的体育营销专家朱小明近期开始忙碌起来。
随着陕西全运会、北京冬奥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影响力与综合性的赛事相继进入倒计时阶段,沉寂大半年的体育产业又热闹起来。从主办方到赞助商,都试图在这些大型赛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与表现方式。服务于他们,就是朱小明工作的一部分。
包括朱小明在内的企业负责人认为,能够熬过疫情,活下来就已不错,至于体育产业未来宏景蓝图,目前不好做出判断。
根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46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46号文发布后,曾有专家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做过一个测算,2013至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2021至2025年年增长率达到10%,体育产业5万亿元的目标就能实现。
六年过去了,未来的五年会一切遂愿吗?
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发布会。因统计需要过程,此次会上发布的是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6579亿元,增加值为100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总规模较2017年增长20.9%,增加值较2017年增长29%。
可见,从2014年到2018年,体育产业的确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扩大,基本符合诸多专家的预期,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全民运动热潮下,围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职业体育体育服务业态发展迅猛,延伸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18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653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64.8%,而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增加值为3399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7%。
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在本月的一次贸易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居民体育服务消费总量将达1.5亿~1.8亿元,体育用品消费占比75%。
“随着都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产业的重心也在逐渐从体育制造业转向体育服务业,跨界融合增强了体育的娱乐性和社交功能。”朱小明认为,在体育消费下沉的大趋势下,体育产业发展还是有赖于体育制造业,真正的体育产业基本都属于文化创业产业,中国的体育产业目前含金量还不高,创新程度较低低。
冰雪产业进入“快车道”
目前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不到500天。事实上,自从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以来,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就步入了“快车道”。
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同时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这串数字背后的底气何在?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9年年底全国冰雪产业的总规模已经突破3400亿元,附加值也超过2000亿元,所以我很看好国内的冰雪产业发展前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说。
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城市的冰雪休闲项目短暂歇业,但这并没有阻碍许多人对冰雪运动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冰雪产业的基础已经相对夯实。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由2018年全年的1970万,上升到2019年的2090万,同比增幅为6.09%。这一年,国内滑雪场新增28家,包括5家室内滑雪场,总数达到770家。
“中国室内滑雪场的兴起一个特别让人欣喜的现象。目前已经建成的大概有三十几座,在建的也有十几座。保守估计,到明年全国至少会有45座室内滑雪馆。这些滑雪馆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比如广州和成都的融创滑雪场,开业不到一年游客量接近100万,很多室外滑雪场都达不到这一量级。”林显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与许多人既有印象不同的是,南方的冰雪产业发展程度甚至高于北方部分地区。城市与体育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微妙关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在近期开幕的一次活动上,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原副主席崔大林表示,发展体育赛事有利于推动城市体育旅游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提交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发言稿。他建议,充分发挥赛事引领作用,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涵盖职业、青少年、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体系;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重大国际赛事为引领,重点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体育产业增长极;深挖居民消费潜力,大力发展节假日和夜间体育经济,进一步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