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appCOP15召开在即:系统性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于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
 
在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COP15执委办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司司长崔书红介绍,COP15是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一场主场外交活动。
 
据统计,天辰app全球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世界上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
 
但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也是当前全球人类面临的三大突出环境问题。
 
中国生物多样性年估值惊人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既简单又深邃。国际知名生态学家马敬能(John Mackinnon)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本书之所以有价格,是因为有内在的知识价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价值。一个藏书1万册的图书馆,天辰app如果收藏的都是同样的一本书,图书馆的价值就非常小。但如果是各不相同的1万本书,图书馆的价值就非常大。
 
“同样,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你现在只能吃到一道菜。”马敬能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带领的研究团队,曾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达26亿至69亿美元,是大熊猫保护投入资金的10至27倍。这充分说明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天辰app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摄影/章轲
 
青海省首府西宁市的南北山,十几年前还是一片荒山,“春天风吹沙起,夏季暴雨成洪”。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南北山新增森林资产价值51.7亿元,是工程总投资的3.2倍,年平均资产增值率为8.8%。当地预测,20年后南北两山现有林业用地森林资产价值将达到12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将达到4.8644亿元/年。
 
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评估结果显示:西宁南北山已形成森林20.93万亩,两山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5%,提高67.8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森林生态体系,成了城市的“生态之肺”。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曾估算,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为每年4.6万亿美元。
 
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高等植物种类约3.5万种,占全球高等植物总数的10%,居世界第三位;哺乳动物686种,特有率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作物遗传和林木遗传资源大国。
 
然而近年来,受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就植物而言,《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的34450种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特种共计3767种,占比10.9%。
 
以生物遗传资源为例,上世纪50年代,中国各地农民种植水稻地方品种达46000多个,至2006年,全国种植水稻品种仅1000多个,且基本为育成品种和杂交稻品种。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种植的玉米地方品种达10000多个,目前生产上已基本不用地方品种了。另外,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中国野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现已消失或大面积萎缩。
 
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大对破坏及危害生物多样性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跟踪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下称《行动计划》)执行进展。
 
 
 
一位参观者在北京奥体公园观看鱼类展示。摄影/章轲
 
崔书红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其中,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观测网络建设两项任务,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近4亿元,共267家科研院所20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已取得显著成绩。
 
崔书红介绍,生物多样性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全国划定的32个陆地、3个海域共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维管植物数占全国总种数的87%,野生脊椎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85%。同时,还发现了新种和新纪录种50余个,健全和丰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家谱”。
 
崔书红说,我国已构建了全国2376个县级行政单元、观测样线长超过3.4万公里的物种分布数据库,数据总量达3.5TB。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和准确的野生动植物空间分布数据库,并初步形成了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每年可获得70余万条观测数据。
 
“重大工程还推动了一批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领域的应用。”崔书红介绍,如采用环境DNA技术完成对采集困难的生物种类的大范围调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组织实施、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由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从保护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投入不足,管护水平有待提高。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待评估。
 
在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介绍,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
 
王天喜介绍,截至目前,云南全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3省共建133平方公里联合保护区,保障了亚洲象跨境种群交流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