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app乱象!一份种子上百个套牌,中国种业翻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看到没,这就是套牌!”刚走进安徽省太和县的一家农资店,李鑫就提醒记者注意角落里堆放着的几袋印着“连麦2号”的小麦种子,他打开袋子,用手抓起一把种子,一番仔细端详后对身旁的记者悄声说,这个所谓的“连麦2号”,袋子里装的其实是“百农207”小麦种子。
“套牌,已经是(种子)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作为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的专业人士,李鑫说,诸如此类的“套牌”,在整个种子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作为一般的消费者(农户),很难从种类繁多的种子中分辨出套牌种子与正品种子的区别。
所谓“套牌”,即该种子的整套审定文件等证照类手续都是自己的,但是袋子里面装的,却是其他品种的种子。“就跟抱养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孩子不是你的,但你给他穿上你买的花衣裳,给他打扮、起名儿、报户口,就成了你的孩子了。” 李鑫说。
这些“司空见惯”的套牌种子,天辰app正在严重危害中国种业的良性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遏制”中国种业打赢翻身之战。
被套牌的种子
作为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的专业人士,李鑫最早关注到种子套牌,是在2004年。当时,他的一个朋友,成为了“农大108”杂交玉米品种的河南总代理。
农大108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选育、研制的一款玉米品种,在郑单958出现之前,它曾是当时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
李鑫的这位朋友成为“农大108”的河南总代后,很快发现,市场上到处都是侵权、套牌的假“农大108”,这些假种子,要么是未经允许,私自去繁殖,要么是干脆直接把“农大108”装入别的品种包装袋内销售,他的这位朋友想要维权,但发现取证特别困难,于是,他便找到当时在工商系统具有一定人脉关系的李鑫,希望能在他的斡旋下,先由当地工商局执法大队将这些假种子查处,然后再走司法程序获取赔偿。
而此时的李鑫,也震惊于整个种子行业层出不穷的套牌现象,他从中发现商机,即专门帮助种子公司、科研院所去识别、打假套牌种子,并收取服务费。
在此后10多年的打假中,天辰app李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一眼包装,就能发现猫腻,抓起一把种子,就能识别出真正的种子品牌,一些人甚至将他称为“农资界的王海”。
上文提及的“百农207”,便是近年来在黄淮海地区销售较广的一个小麦品种。
百农207是河南科技学院选育的一个半冬性优质中筋小麦品种,因抗灾能力强、广适优质、稳产高产等特点,于2014年前后通过国家审定与植物新品种授权。
此后,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下称“华冠种业”)等公司分别与河南科技学院签订《小麦品种百农207区域推广合作协议》,并按约缴纳品种权使用费后,获得了在一定区域内独家经销百农207的原种生产销售工作。
由于百农207广受农户欢迎,一些未能获得授权的公司,便念起了“套牌”的歪经。
2019年9月,华冠种业发现,在位于安徽省太和县的程振刚农资经营店内,由周口亿欣种业有限公司(下称“亿欣种业”)出品、标注为“连麦2号”的小麦种子,有些可疑。随后,该公司将公证购买的“连麦2号”小麦种送到河南华诚农业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2019年11月10日,华诚出具的检测报告证实,“连麦2号”确系侵权“百农207”。之后,华冠种业分别将亿欣种业以及程振刚农资经营店同时告上法庭。
2020年7月,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百农207”植物新品种权现处于保护期限内,为有效法律状态,依法应予保护。被告亿欣种业、程振刚农资经营店分别因侵害植物新品种权,被判处赔偿华冠种业经济损失20万元、3万元。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发现,河南群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坔育种业有限公司、河南恒丰种业有限公司等公司,也都分别因为涉嫌侵害“百农207”的植物新品种权,被华冠种业告上法庭。
“这个品种,目前是很牛的一个(小麦)品种,”太和县的小麦种植大户梁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即便是现在,你到豫东、豫北、皖北、苏北走一圈,仍会发现,大部分袋子里装的都是百农207,但外包装上却是其他另外的成百上千个品种。
套牌严重危害种业发展
数据显示,自从品种审定制度推出以后,全国已经审定通过3万多个种子品种,但真正经过市场检验并在市场可以流通的品种,却为数甚少。批量涌现的审定证书以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明等相关手续证照,有的沦为套牌种子的工具。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曾在一份《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信用跟踪评级报告》中称,中国持证种子企业超过 7000 家,90%的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鉴于一个新品种的成功选育,需要七、八年甚至近十年的时间,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大多数没有研发实力的企业都“只买不研”。初步测算,国内玉米和水稻疑似“套牌”品种能占到 90%左右。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要打种业翻身仗,首先要改变部分种业企业热衷仿制的现象。李登海分析,中国现在有持证种业企业7200多家,真正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不多。有的种业企业把已推广的良种稍微改变一下性状,就当作新品种推广,造成市场上种子同质化育种现象严重。
其次,要打击种业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以前侵权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品种,同时有143家公司贴着自己的标签在市场售卖。”李登海介绍,企业要花很大精力维权,这对辛辛苦苦搞科研的种业企业“太不公平”。
面对种子“套牌”现象,各地也都曾先后出击,不断加大对种子行业违法、违规问题的打击力度。
2021年3月31日,农业农村部就表示,为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严查种子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种子质量低劣、真实性不符合、档案不健全、备案不完整等问题。
种子“套牌”导致的严重危害,也正在逐步深化。
第一个问题,便是导致种子行业的育种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种子培育周期长、投入大,很多种子企业宁愿去“套牌”,也不愿去搞种子的研发、培育。其中最典型的例证便是郑单958。
“这个品种确实是整个玉米种子界的大单品,也是当年河南农科院的王牌,但郑单958之后,国内再也没有一个能像郑单958这样拿得出手的品种,整个玉米界,至少有一半都在套牌958。”李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由此导致的第二个问题,是整个种子市场更加碎片化,大量社会资源被内耗浪费掉。
“整个市场的蛋糕,本来就那么大,很多套牌又到处打着新品种的旗号,诱导农民去种植,市场看起来眼花缭乱,结果却导致市场被严重割裂,真正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反而不容易被市场接受,难以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李鑫也指出,对于整个种子产业而言,套牌是一个表面化的问题,它其实是整个行业监管出现严重问题的一个客观反应。其中既有有关职能部门的失职、渎职,更有既得利益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种子套牌,其实是种子市场监管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中的许多不堪。”
如何斩断背后利益链?
套牌种子的病灶在何在?为什么套牌现象会愈演愈烈?
“市场上之所以有这么多套牌种子,首先是有人给他们颁发了合法的品种审定证书。”他说,以前的假种子,是“假品牌、假包装、假手续”的假种子,但后来,随着种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大,已经很少有人敢卖这种“三假”种子。现在市场上所谓的假种子,大多是“套牌种子”,这些种子有品种审定证书等合法的手续,即便被抓,也大多是以侵害植物新品种权,被处以经济赔偿,很少涉及刑事处罚。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种业对民营企业开放,上级主管部门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开始在全国推行品种审定制度,每年通过审定的种子品种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数据造假,贿赂专家等各种违法乱象也随之产生。
2015年9月,《财经》杂志以《种业腐败上下贯通: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一年打点费数亿》为题,揭露了存在于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腐败现象。该文称,仅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一年的“打点”费,就高达达数亿元之巨,形成了一条根深蒂固又隐藏无形的利益链。
“就像企业的借壳上市,如果市场上没那么‘壳’,你怎么去借?如果市场上没那么多经过审定的种子,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套牌种子?”
李鑫认为,很多不该被审定通过的品种最终通过了审定,获得了合法的牌照,但种子是特殊行业,如果你真的拿着这些品种去市场销售,一旦出事,就可能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绝收。因此,即便一些公司拿到了这些种子的授权,也不敢把这些种子卖到市场,而是会主动选择“借船出海”,即到市场上去“偷”一些稳定性强、抗病性好、产量过得去的品种去繁殖、培育,经营套牌种子。
品牌审定乱象还曾引发“种性”错乱。中部某省的一个小麦品种,在省级部门被审定为“春性”的小麦品种,到了国家级审定的时候,却又被审定为“冬性”小麦品种。从生产实践中发现,这个小麦品种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冬性品种。最终,由于“种性”混乱,2017年,该品种在中部某省西南地区推广种植时,因遭遇连绵阴雨,导致当地该品种小麦大面积减产。
那么,该如何改进这种乱象?李鑫建议,一个是改革现有的“品种审定制度”为新品种备案制度,不再对新品种进行品种审定,而是强制要求科研单位或经营者到农业部门进行种子备案,即将该品种的生长期、抗病、抗旱、抗寒、产量、适宜种植区域等要素指标全部进行备案。
李鑫的另一个建议,是要求种子上市销售之前,经营者必须向管理部门提交拟上市经营的品种种子的DNA真实性的检验报告;未提交报告者,一律不准上市销售,以彻底封堵“套牌”种子的上市销售路径。
“对种子的监管,要从过去重品种审定、重种子经营生产许可,全面转向品种的真实性监管。” 李鑫表示,种子好不好,既不是专家说了算的,也不是政府部门说了算的, 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一旦抓住了品种的真实性这个“牛鼻子”,那么“套牌”种子的问题也就有解了。
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也直言:种业本身作为一种产业,大量的套牌、大量的小企业对这个产品生态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我们现在非常着急怎么样对种业这个产业进行调整,进行整合,提高它的集中度,提高竞争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