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注册链接美资管巨头看银行业风波:并非雷
已有人阅读此文 - -欧美银行业风波已经发酵近三周,从硅谷银行(SVB)等多家美国中小银行危机,到瑞信被突然收购,再到近期德银引发的市场波动。这场风波将如何结束?会产生何种溢出效应?又将如何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
“尽管这不是‘雷曼时刻’(Lehman Moment),但确实是一个危急时刻(serious moment)。”美国资管巨头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首席策略师、研究部主管史蒂芬(Stephen Dover)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采访时表示。也正因为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希望避免“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因此此次瑞士方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促成了收购。
瑞信事发后,天辰注册链接史蒂芬和众多中东客户等进行沟通。他称:“我们的客户非常担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中东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比2008年要大得多,也是美元系统中的一部分,更是银行业的重要持股人,他们是否愿意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资金,对全球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此前在被问及是否会再投资时,直截了当地回答“绝对不会”,这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看来,尽管欧美银行业整体健康,但情绪的传染仍值得关注。值此时机,史蒂芬反而更看好新兴市场。他在过去30年都以“中国多头”(China Bull)著称,MSCI中国指数在中国重启后飙升59%(对冲基金涌入)而后又回调近20%之际,他表示:“目前是长线投资者入场的好时机。”
极力避免“道德风险”
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后,天辰注册链接政府部门动用纳税人的钱去兜底大型金融机构,引发社会各界强烈不满。而近期在欧美银行业风险下,欧美监管机构、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就是为避免金融救市过程中产生道德风险。
例如,在硅谷银行倒闭之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破格保证所有储户存款,包括25万美元以上的存款;美联储则立即宣布规模为250亿美元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允许银行通过抵押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和其他债务,以一年期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加10个基点的利率借入资金,来满足客户的取款要求,而不必亏本出售债券。这一方式可以避免让纳税人买单的道德风险。
而此次瑞信的收购来得如此仓促,也正是这个原因。“瑞士央行等不得不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瑞银并不想收购瑞信,所以起先出价很低(10亿瑞郎,最终提至30亿瑞郎)。这对瑞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史蒂芬表示,“所以他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如果不是必要,他们不会这么做。”
在收购完成后,瑞士财长也不忘强调——“这不是救助,这是一个商业解决方案。”
2008年后,为避免金融救市过程中产生道德风险,《巴塞尔协议Ⅲ》明确要求,银行在面临破产时必须动用资本工具承担损失,以减轻政府和纳税人的财政负担。而此次瑞信收购案的最大争议在于,AT1(额外一级资本)债券被执行强制减记的触发条件,完全由监管机构自由裁量,强行撮合交易达成,罔顾投资人的切身利益。
史蒂芬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教训就是必须通读所有的合同、债券条款,专业投资者才拥有相关的判断力。但在他看来,像瑞信这样大规模强制减记AT1债券仍是个例,而欧美其他银行AT1债券下跌可能是个机会。“当AT1债券下跌如此之多时,实际上有很多机会以非常低的低于面值的价格购买一些债券。”
在他看来,瑞信仍是一个特殊事件,各界对有关瑞信的种种负面新闻早有耳闻,因而任何相关的投资都会承担风险。“但整体而言,我认为欧洲银行业仍是健康的。”
大选年美联储挑战重重
相比欧洲而言,主流观点认为,美国银行业的情况更为健康,毕竟系统重要性的大银行在危机后受到尤为严格的监管。此外,中小银行破产司空见惯,研究数据显示,每年都有超过140家银行倒闭,平均算下来一周也会有近3家银行倒闭。
然而,硅谷银行事件仍是一个巨大的信心冲击。毕竟今年破产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却极高——据统计,2009年全年美国有140家银行倒闭,总资产加起来才1709亿美元,还没有硅谷银行一家多。2010年157家银行倒闭,总资产也才965亿美元,不敌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一家多。于是,近期有众多资金从中小银行流出,涌入如美国银行等巨头。